广州是一个我从出生到读书到工作一直呆着的城市,用粤语来说,我是个地地道道的“老广”。
在没有接触跑步之前,我的业余生活就是寻觅广州的美食、逛广州老街小巷、去挖掘广州有意思的地方去体会广州那份独特的人文风情。
每每游走在熟悉的地方,吃上一口“广州味”的时候,广州给我的这份“安全感”是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。
在我看来,广州就像一个“血气方刚”的青年人,在城市快速发展同时,老城区的“滞后性”每每能带我回到我的儿时年代,那个爷爷奶奶带着我去玩过的公园,在茶楼吃过的蛋挞。
如果说广州相似一个“血气方刚”的青年人,那么“广马”就像一个成长中的少年每一届都能感受到他的变化。
今年是我跑广马的第5年,常在“广州恒大”听到这么一句话“冠军终归这里”。今年广马开赛前,站在天河体育中心-恒大的主场时,这句话又回荡在我耳边。
2019的广马,我终于在自己的主场实现了一次跑马生涯的小pb。
嗯?对,pb总就在这里。
筹备跑团私补站
广马每一年对于我来说,比备赛更加重要的莫过于筹备“跑团私补站”。从2016年起,每一年的广马,在赛道沿途会设置三个跑团的私补站。
为了更好的感受跑团私补站义工的工作,我在2017年的广马,担起了跑团私补站义工的角色,真实体验了一把跑团私补站义工们的感受。
从私补站选址、义工招募、赞助商权益、物资采购、物料设计制、当天流程安排、物资进场撤场等等,虽说已筹备4年有了一套既定的“规范流程”,但每每在广马前期,焦虑感丝毫没有减退,当然今年也不例外。
担心物资站的补给会不会不够;担心义工们能够成功“占领“跟团员约定好的位置;广马的赛道维护者会不会干扰私补站等等等等。
除了跑团补给站外,广马前的宣传工作包括:赛前集合点、赛后集合点、Road Runner战队配合赞助商宣传等等,都需要去统筹去考虑。
所以说,对于我来说,广马除了是一次自己跟自己比赛以外,更是一场对跑团的考验。
7号晚上,确认过跑团私补站的物料无误、跟跑团私补站的站长确认信息、跟跑团与战队成员相互加油加气后,终于开始收拾自己的装备。2019年在外地跑了几场马拉松终于来到在自家门前,最近天气出现“广州蓝”温度适宜,内心多了一份踏实感与安全感。
睡了一个好觉,第二天醒来,能够吃上一个能够加热过的我的跑马不变早餐-“巨无霸”,瞬间幸福感倍增。虽然不是在外地跑马,但为了肠胃能够乖乖听话,我还是吃上了“喇叭牌正露丸”,防止在高强度的运动下引起的肠胃不适以及水中毒。
为了方便跑团集合,这次广马的集合点换到了林和西的B出口,对出就有个大广场。
还记得2018年广马,集合的时候大雨淋漓,大家蜷缩到了地铁站下,站着雨衣狼狈不堪。
今年的广马终于迎来了好天气。大家的内心充满着愉悦与训练充分后的自信。
广马作为本土赛事,也是年度跑团参赛人数最高的赛事。除了颇有震感的大合照,当然少不了,叠手掌相互加油的仪式感。
今年的集合时间较早,跑团集合后,我们还有时间热身、存包、上洗手间以及慢悠悠走去集合点。与往年不一样的是,今年侯跑区的气氛很好,扩音器沿着候跑区一直延伸往后。
今年广马首次启动分区起跑,据闻很多跑者都对于广马这次饿分区起跑不是很满意,甚至觉得“形同虚设”,位于C区的我倒是觉得还好,人流分赛的蛮快的。跟同是C区,2018年上马带我PB的好友番茄相约带我跑进420,结果他内心比我还虚,毕竟日渐肥胖的他已不是当年在香港渣打马破四时候的状态了。
我们相约前半程,尽力跑为后半程留点掉速的时间,开跑后我们两状态都挺好但由于赛道窄,参赛者没能跑开,状态挺好的我们只能在保守的配速区间内跑。
出了临江大道人流才开始分散些,番茄已经陪我跑过了一次上马,很有默契的到了补给站他靠站帮我拿水,这个站他吃胶吃盐丸,我就下个站吃。唯独这次,他一直喊心率高。
过猎德桥,很快在双塔路拐出阅江西路迎来跑团第一个私补点,刚到双塔路我心里就“咯噔”了一下,原来广马官方的补给站就在跑团补给站的位置上,跑团的补给站被迫往前挪了,还好跑团私补站的义工们聪明加上手举牌上大大的3R logo,远远就能瞧见。
我们路过的时候看到义工们背后没有把准备好的补给拿出来,大概也猜想到可能补给又被“不允许”了。赛后询问站长,得知几经协商后,赛道的工作人员还是不允许跑团私补站的补给派发给参赛人员。
出了跑团补给站迎来的是磨碟沙隧道,往前就是半程的分流口了,广马的路线今年与往年的有少许不一样,就是要2进2出“磨碟沙隧道”,到了第二次进出隧道,明显感受到番茄的体力开始下降了,我只能鼓舞他,“快到广州塔了,广州塔有几百个美女在等着你呢“,到了广州塔,他精神为之一振还特意跟对面马路的小姐姐们比了个心。
从广州塔出来,他又继续进入了那个临近”撞墙“的边缘,开始跟我说,让我先跑。我一边试图鼓舞着他,快到跑团2号私补站,这时我们的配速开始降到了630,好不容易把番茄拖到了跑团私补站2,我们在站内吃了胶、盐丸还喝上了可乐。出站后,我继续鼓舞着番茄还有16公里就到终点了,可是他却慢慢的停下脚步在露肩拉伸,这时我只能无情”丢弃“了番茄,继续踏上了广马的赛道。
从滨江东到海心沙,是日常自己、团跑以及长距离训练经常跑到的路线,满满的回忆、片段像电影般在脑海里回放,几乎不看路标都能知道到达多少公里了,我甚至跑到了赛道的左侧,只为能认真的跑一回。
上了人民桥,我知道考验到了。体力明显下降,开始感觉到腿部那随时会爆发的抽筋感,这时我回想起在跑团微信群看过的一张图片,大概的内容是“微笑能让大脑觉得不到跑步时候的痛苦“,我低下头尝试着让自己微笑,果真有效。
眼看马上要到跑团私补站了,整理好自己凌乱的头发,面带微笑到达他们面前,喝上了99递给我的温咖啡。连续两年了,99在跑步的补给站给我喝了咖啡,那一口咖啡,应该是我喝过最暖心的咖啡了。在这个站,站长高洵还特意准备了鸡腿,眼看香喷喷的鸡腿很想啃一口,想起自己的牙套看了下手表还有机会pb,当机立断拒绝了站长的好意,离站继续比赛。
步入二沙岛,赛道开始“变得漫长,时间开始按秒算”,除了难受想不到其他任何词汇表达当时的情景,很想很想停下来走一下,但是我知道,我可能慢下来甚至走路,但时间不会慢下来更加不会停下来。我坚持一下下,或许就能pb了。
二沙岛开始有很多的赛道摄影师,本该摆出pose的时刻我确实在咬紧牙关低头在跑,抬头见拱门,时间定格在4小时23分46秒。内心的喜悦难以言喻,顾不上腿部的疼痛,领完赛包、领存包给再次带着“姨妈”跑马的自己,买了一杯热乎乎的黑糖奶茶,匆忙到赛后集合点找到大家。
大家都在尽情享受运动后安多酚的兴奋感,迎接着每一位安全完赛小伙伴们的到来。这份安全感、这份归属感,应该就是跑团里最最难能可贵的感情吧。
广马落下的帷幕,最后“例牌”借用朋友圈的文案作为赛记的总结。
”其实跑马拉松,一点都不好玩,双脚双臂一直在做重复运动,你可以停下来,赛时间却一分一秒过。
其实跑马拉松,真的很艰苦,跑的大汗淋漓还的狼吐虎咽吃难吃的能量胶和像嗑药似的盐丸。
其实跑马拉松,真的很难受,心率高的调整,上下坡累的要死还的在平路把掉下来的配速追回去,面对撞墙期面对满脑子的负能量还的用微笑来告诉自己,“坚持住,马上快好了”。
跑马拉松真的虐自己,却不能像其他运动拿到让亲朋好友“夸奖”的名次。
但是,上述说的那些,只要站在赛场的候跑区以及举高双手冲过拱门的时候,一切的一切都觉得特别值得并富有意义。最最重要的是,身边有一帮陪你疯狂陪你颠的人,在默默努力着。
跑了那么多场马拉松,终于可以在自家门前跑一回。每年我习惯用“广马”做为年度赛事的收官之赛。今年,终于在“家”,实现了个人PB,为2019跑马季,划了完美的句号。
在这里,
要感谢跑团私补站40多位义工们的无私付出与不留预期的呐喊加油,有了你们的付出,让广马变得更加出彩;有了你们的期盼,跑团小伙伴多了一份进行的动力与目标,感谢你们。
感谢战马能量型功能饮料对3R Road Runner精英战队的支持。
感谢Move Free、77体育、零度果坊、Fit运动激活防护膏对跑团补给站的支持。
感谢喇叭牌正露丸对本人以及金丽的支持。
感谢各位3Rers一路相随,让我每每抬头总能看到熟悉的小伙伴。
2019广马完美落幕,但3R一直在路上。
{{el.item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 {{el.itemStyleClass2Titles}}
广州是一个我从出生到读书到工作一直呆着的城市,用粤语来说,我是个地地道道的“老广”。
在没有接触跑步之前,我的业余生活就是寻觅广州的美食、逛广州老街小巷、去挖掘广州有意思的地方去体会广州那份独特的人文风情。
每每游走在熟悉的地方,吃上一口“广州味”的时候,广州给我的这份“安全感”是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。
在我看来,广州就像一个“血气方刚”的青年人,在城市快速发展同时,老城区的“滞后性”每每能带我回到我的儿时年代,那个爷爷奶奶带着我去玩过的公园,在茶楼吃过的蛋挞。
如果说广州相似一个“血气方刚”的青年人,那么“广马”就像一个成长中的少年每一届都能感受到他的变化。
今年是我跑广马的第5年,常在“广州恒大”听到这么一句话“冠军终归这里”。今年广马开赛前,站在天河体育中心-恒大的主场时,这句话又回荡在我耳边。
2019的广马,我终于在自己的主场实现了一次跑马生涯的小pb。
嗯?对,pb总就在这里。
筹备跑团私补站
广马每一年对于我来说,比备赛更加重要的莫过于筹备“跑团私补站”。从2016年起,每一年的广马,在赛道沿途会设置三个跑团的私补站。
为了更好的感受跑团私补站义工的工作,我在2017年的广马,担起了跑团私补站义工的角色,真实体验了一把跑团私补站义工们的感受。
从私补站选址、义工招募、赞助商权益、物资采购、物料设计制、当天流程安排、物资进场撤场等等,虽说已筹备4年有了一套既定的“规范流程”,但每每在广马前期,焦虑感丝毫没有减退,当然今年也不例外。
担心物资站的补给会不会不够;担心义工们能够成功“占领“跟团员约定好的位置;广马的赛道维护者会不会干扰私补站等等等等。
除了跑团补给站外,广马前的宣传工作包括:赛前集合点、赛后集合点、Road Runner战队配合赞助商宣传等等,都需要去统筹去考虑。
所以说,对于我来说,广马除了是一次自己跟自己比赛以外,更是一场对跑团的考验。
7号晚上,确认过跑团私补站的物料无误、跟跑团私补站的站长确认信息、跟跑团与战队成员相互加油加气后,终于开始收拾自己的装备。2019年在外地跑了几场马拉松终于来到在自家门前,最近天气出现“广州蓝”温度适宜,内心多了一份踏实感与安全感。
睡了一个好觉,第二天醒来,能够吃上一个能够加热过的我的跑马不变早餐-“巨无霸”,瞬间幸福感倍增。虽然不是在外地跑马,但为了肠胃能够乖乖听话,我还是吃上了“喇叭牌正露丸”,防止在高强度的运动下引起的肠胃不适以及水中毒。
为了方便跑团集合,这次广马的集合点换到了林和西的B出口,对出就有个大广场。
还记得2018年广马,集合的时候大雨淋漓,大家蜷缩到了地铁站下,站着雨衣狼狈不堪。
今年的广马终于迎来了好天气。大家的内心充满着愉悦与训练充分后的自信。
广马作为本土赛事,也是年度跑团参赛人数最高的赛事。除了颇有震感的大合照,当然少不了,叠手掌相互加油的仪式感。
今年的集合时间较早,跑团集合后,我们还有时间热身、存包、上洗手间以及慢悠悠走去集合点。与往年不一样的是,今年侯跑区的气氛很好,扩音器沿着候跑区一直延伸往后。
今年广马首次启动分区起跑,据闻很多跑者都对于广马这次饿分区起跑不是很满意,甚至觉得“形同虚设”,位于C区的我倒是觉得还好,人流分赛的蛮快的。跟同是C区,2018年上马带我PB的好友番茄相约带我跑进420,结果他内心比我还虚,毕竟日渐肥胖的他已不是当年在香港渣打马破四时候的状态了。
我们相约前半程,尽力跑为后半程留点掉速的时间,开跑后我们两状态都挺好但由于赛道窄,参赛者没能跑开,状态挺好的我们只能在保守的配速区间内跑。
出了临江大道人流才开始分散些,番茄已经陪我跑过了一次上马,很有默契的到了补给站他靠站帮我拿水,这个站他吃胶吃盐丸,我就下个站吃。唯独这次,他一直喊心率高。
过猎德桥,很快在双塔路拐出阅江西路迎来跑团第一个私补点,刚到双塔路我心里就“咯噔”了一下,原来广马官方的补给站就在跑团补给站的位置上,跑团的补给站被迫往前挪了,还好跑团私补站的义工们聪明加上手举牌上大大的3R logo,远远就能瞧见。
我们路过的时候看到义工们背后没有把准备好的补给拿出来,大概也猜想到可能补给又被“不允许”了。赛后询问站长,得知几经协商后,赛道的工作人员还是不允许跑团私补站的补给派发给参赛人员。
出了跑团补给站迎来的是磨碟沙隧道,往前就是半程的分流口了,广马的路线今年与往年的有少许不一样,就是要2进2出“磨碟沙隧道”,到了第二次进出隧道,明显感受到番茄的体力开始下降了,我只能鼓舞他,“快到广州塔了,广州塔有几百个美女在等着你呢“,到了广州塔,他精神为之一振还特意跟对面马路的小姐姐们比了个心。
从广州塔出来,他又继续进入了那个临近”撞墙“的边缘,开始跟我说,让我先跑。我一边试图鼓舞着他,快到跑团2号私补站,这时我们的配速开始降到了630,好不容易把番茄拖到了跑团私补站2,我们在站内吃了胶、盐丸还喝上了可乐。出站后,我继续鼓舞着番茄还有16公里就到终点了,可是他却慢慢的停下脚步在露肩拉伸,这时我只能无情”丢弃“了番茄,继续踏上了广马的赛道。
从滨江东到海心沙,是日常自己、团跑以及长距离训练经常跑到的路线,满满的回忆、片段像电影般在脑海里回放,几乎不看路标都能知道到达多少公里了,我甚至跑到了赛道的左侧,只为能认真的跑一回。
上了人民桥,我知道考验到了。体力明显下降,开始感觉到腿部那随时会爆发的抽筋感,这时我回想起在跑团微信群看过的一张图片,大概的内容是“微笑能让大脑觉得不到跑步时候的痛苦“,我低下头尝试着让自己微笑,果真有效。
眼看马上要到跑团私补站了,整理好自己凌乱的头发,面带微笑到达他们面前,喝上了99递给我的温咖啡。连续两年了,99在跑步的补给站给我喝了咖啡,那一口咖啡,应该是我喝过最暖心的咖啡了。在这个站,站长高洵还特意准备了鸡腿,眼看香喷喷的鸡腿很想啃一口,想起自己的牙套看了下手表还有机会pb,当机立断拒绝了站长的好意,离站继续比赛。
步入二沙岛,赛道开始“变得漫长,时间开始按秒算”,除了难受想不到其他任何词汇表达当时的情景,很想很想停下来走一下,但是我知道,我可能慢下来甚至走路,但时间不会慢下来更加不会停下来。我坚持一下下,或许就能pb了。
二沙岛开始有很多的赛道摄影师,本该摆出pose的时刻我确实在咬紧牙关低头在跑,抬头见拱门,时间定格在4小时23分46秒。内心的喜悦难以言喻,顾不上腿部的疼痛,领完赛包、领存包给再次带着“姨妈”跑马的自己,买了一杯热乎乎的黑糖奶茶,匆忙到赛后集合点找到大家。
大家都在尽情享受运动后安多酚的兴奋感,迎接着每一位安全完赛小伙伴们的到来。这份安全感、这份归属感,应该就是跑团里最最难能可贵的感情吧。
广马落下的帷幕,最后“例牌”借用朋友圈的文案作为赛记的总结。
”其实跑马拉松,一点都不好玩,双脚双臂一直在做重复运动,你可以停下来,赛时间却一分一秒过。
其实跑马拉松,真的很艰苦,跑的大汗淋漓还的狼吐虎咽吃难吃的能量胶和像嗑药似的盐丸。
其实跑马拉松,真的很难受,心率高的调整,上下坡累的要死还的在平路把掉下来的配速追回去,面对撞墙期面对满脑子的负能量还的用微笑来告诉自己,“坚持住,马上快好了”。
跑马拉松真的虐自己,却不能像其他运动拿到让亲朋好友“夸奖”的名次。
但是,上述说的那些,只要站在赛场的候跑区以及举高双手冲过拱门的时候,一切的一切都觉得特别值得并富有意义。最最重要的是,身边有一帮陪你疯狂陪你颠的人,在默默努力着。
跑了那么多场马拉松,终于可以在自家门前跑一回。每年我习惯用“广马”做为年度赛事的收官之赛。今年,终于在“家”,实现了个人PB,为2019跑马季,划了完美的句号。
在这里,
要感谢跑团私补站40多位义工们的无私付出与不留预期的呐喊加油,有了你们的付出,让广马变得更加出彩;有了你们的期盼,跑团小伙伴多了一份进行的动力与目标,感谢你们。
感谢战马能量型功能饮料对3R Road Runner精英战队的支持。
感谢Move Free、77体育、零度果坊、Fit运动激活防护膏对跑团补给站的支持。
感谢喇叭牌正露丸对本人以及金丽的支持。
感谢各位3Rers一路相随,让我每每抬头总能看到熟悉的小伙伴。
2019广马完美落幕,但3R一直在路上。